“星丛 CONSTELLATIONS”
【资料图】
年度新生代艺术家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概念——“星丛”。概指对于某一事物的总体性概念不能否定其中每一个体的存在特性,概念也并非是所有个体存在背后的共相;相反,总体性概念的存在归系于其中每一个体的独特存在价值。
2023年,库艺术隆重推出全新策划“星丛——年度新生代艺术家”,旨在选择和发掘在近年涌现出的最令人瞩目和最令人兴奋的艺术家个案!年轻的艺术家们正在迅速崛起,他们已然从零星的个案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整体性力量。我们要做的,是深入其中每一位艺术家个案的内部去探讨和发现其独特价值——点亮和看见每一颗星,经过持续的关注与推动,最终也将有助于我们构建起一个属于中国新生代艺术的“星丛”。
刘锡龙
Liu Xilong
刘锡龙,自由艺术家,上海广告修图师,1990年生,广东河源人。2015年至2017年,蝉联ROI金投赏创意节平面制作组金奖。2021年师从知名艺术家谢太为学习综合材料绘画。
2022 纸有境界 - 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收藏家协会当代艺术收藏委员会),2022第九届经典与传承——中国青年新写实绘画肖像作品展(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2021-2022 西班牙国际肖像画大展(巴塞罗那艺术基金会),2021 艺术北方国际评审展(美国霍普金斯艺术中心),2022 美国国际艺术奖 第六名,2022 博因斯国际新兴艺术家奖,2023台北国际艺术家奖。
女士
200 x 300cm
废墟房屋 铲子
2022
“星丛”系列专访
刘锡龙:
建立在废墟墙壁之上的绘画
库艺术-库:能谈谈你的成长经历吗?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艺术?
刘锡龙=刘:自初二的时候偶然画画,让我找了存在感。然后主动去学习买书从石膏基础到人物,临摹一些美术书籍,比如毕沙罗,塞尚,珂勒惠支等等。感觉画完很有意思。
罗纳尔多
300 x 250cm
废墟墙壁 铲子
2023
罗纳尔多
300 x 250cm
废墟墙壁 铲子
2023
(摄/何国晖)
库:这些经历对你现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刘:以前的经历让我感觉绘画这玩意,好像跟生活、学习好坏没什么冲突,不是说有钱了才去画画,而是有感觉了就去画画。没感觉硬画是没什么意思,那就成工具人了。
所以我现在画画要对这个人物造型或者这个事物本身给我有感觉,再者就是环境给我有感觉,才有原始的冲动去画。
废墟-重生
800 x 300cm
废墟仓房墙壁 铲子
2023
库:你如何想到用电钻在墙体上进行绘画?受到哪些人或事的启发?
刘:刚开始的时候是想用镰刀敲打的,因为我第一幅敲打作品就是《袁隆平》,现场发现敲打不动,包括锤子也敲不动,不得不用电钻。所以我并没有去刻意用什么工具,而是根据环境所决定的。在画面感觉上,请教了我大学的老师:李跃教授,他提出让我看看《觉醒年代》里片头动画中的版画元素,能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袁隆平
600 x 300cm
墙面,镰刀
2021
库:你的作品在抖音等视频网站走红,你如何理解艺术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存在怎么样的关系?
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益精进,艺术传播的手段变的丰富很多,自媒体也可以有很好的传播,传播方式更是高速高效。不再是闭门造车困境,在小地方也一样可以有出色的当代艺术当代形式。以及学习到外面优秀的文化。
创作中的刘锡龙
传统美术作品传播停留在美术馆和博物馆,这种容易视为精英文化,让大众认为艺术品就是高高在上的,在美术馆才叫艺术?但也不利于传播。而互联网存在让每个人都可以创作自己的形式传播,去表达,从而不再是美术资深人士的话语权。
贝克汉姆
200 x 300cm
废墟墙面 铲子
2023
C罗
200 x 300cm
废墟墙面 铲子
2023
库:你也利用报纸,水墨等两种形式的创作,这与墙面的创作存在怎样的关系?
刘:在我2021年 仅仅3个月我一个人创作《镰刀雕刻袁隆平》《电钻100米英雄人物》《钢丝球摩擦-抗疫人物故事》等等壁画。从而让我思考:我怎么把废墟的墙壁搬到画布上呢?直到2021。10月师从知名艺术家谢太为老师学习综合材料绘画,才了解绘画还可以这么玩,也学习了很多当代优秀的艺术,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等等。学习一年期间有水墨混合肖像,感觉还是太传统。
袁隆平
100 x 70cm
布上粘报纸手撕
2022
医者仁心-吴孟超
150 x 100cm
布上粘报纸手撕
2022
2022年10月我第一次用报纸创作《袁隆平》,谢老师说,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材料,让我坚持下去,做大。一鼓作气2个月创作了150 x 100厘米的《中国人物:屠呦呦、袁隆平、黄旭华等等》系列,《艺术家》系列,《科学家之父:于敏、吴孟超》系列,《14名中国宇航员》系列等等。后面又没感觉了。
2023年1月,又开始了废墟壁画创作系列《废墟重生》,也是谢太为老师、谢太果老师的鼓励,壁画更有我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刘锡龙在雨中用铲子进行创作
库:你曾介绍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你的专业是什么?你不断坚持艺术创作,当前艺术领域最让你兴奋的是什么?
刘:我的职业专业是:上海广告修图师,个人创作的作品在2015-2017年蝉联金投赏国际广告节平面组金奖。当前暂时让我兴奋的还是在废墟的墙壁上做画。
莫德里奇
250 x 400cm
旧仓房墙面 铲子
2023
库:在一个如此动荡多变、虚拟化、多元化的时代,你如何理解自身所处地域、身份与文化传统的价值与意义?如何在绘画中建立与当下的对话?
刘:我从来没思考过价值,也不会去思考传统是什么。这些跟我没关系。包括最近很火的ai绘画,以后可能会出现一批:照着ai生成画面之后,作者照着画。价值意义有吗?对于作者来说可能有,可能为了卖出去,为了参展评职。这些都很好,艺术形式多样性,每个人都找自己生活/职业所需要的方式。而我仅仅做自己,从来不问价值,绘画对我来说,仅仅只有过程才是我自己的。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很高尚的行为,因为这个行为每个人都可以做/画。不同就是每个人想法跟态度不一样,有人三分热情,有人坚持不懈的画下去,一种很笨拙的执着。
100米电钻创作壁画
革命烈士英雄
250 x 10000cm
广东河源市金沟湾小学对面 旧墙壁
电钻
2021
在废墟壁画来说,不会因为墙壁倒了还是被风水雨打消失了。这点我不在乎,当我完成一幅壁画的时候,这个“物体”(人物)就属于这个墙壁了。跟我没关系。我不可能把这座墙壁(画)搬家。当这幅画离开这个环境(墙壁),那就不再是原来的味道了。
100米电钻创作壁画
革命烈士英雄(创作过程)
比如我最近铲敲的作品:《科比》、《李叔同》,从环境还是墙壁的外型,我都特别的有感觉,好玩有意思,那么我敲完之后,说明我把这个事做完了,也不再去敲一个一摸一样的,每一件作品环境都是独特性,不可复制性。
科比
250 x 200cm
废墟墙壁 铲子
2023
李叔同
100 x 200cm
废墟墙壁 铲子
2023
库:今年你有什么展览或创作计划吗?
刘:今年会在河源做一次“个展”,得嘉艺术馆黄玉逵老师策展。后面还是用:铲子,电钻各种有力量(力度)的工具创作:科学家主题/作家主题/体育类主题等等。
以一本书的价格
获取书中没有的现代艺术课程
标签: